■ 周雯欣
本报讯 “村里根据我身体情况,给我申报了公益性岗位,增加了我的收入,生活有了更大保障。”近日,上余镇五程村低收入农户王某将一封感谢信送到村干部手中。
王某2017年患上尿毒症,高昂的医疗费用拖累了全家。了解到王某的情况后,村里积极帮助其评定为低收入农户,医疗费用得到大幅度报销,保障了王某一家的基本生活。尽管如此,王某因病无法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,一直待业在家。得益于公益性岗位政策,村里特意为王某申请村容保洁的工作,每年可以领到1万元左右的工资,这让王某感到生活有了盼头。
促进就业不仅是帮助低收入农户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方式,也是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、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。近年来,市农业农村局聚焦低收入农户,用巧用活农村公益性岗位,主动摸排,精准识别,设立了乡村道路维护、乡村保洁、乡村绿化等岗位,确保有劳动能力有劳动意愿的低收入农户就地就近就业。2022年,市农业农村局共开发低收入农户公益性岗位880个,带动户均增收8000元。
为提高公益性岗位的保障力度,今年,市农业农村局新印发《江山市低收入农户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实施细则》,全面放宽就业限制,在保障岗位以及保障待遇方面进行提质扩容。在保障岗位方面,按照“按需设岗、以岗定人、动态管理、总量控制”的原则,统筹公益性岗位申报;在保障待遇方面,每人每月最高补助920元,工资实行按月发放,直达农户账户,并统一为乡村公益岗位在岗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。
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第一季度就已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672个,一季度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4778元,同比增长14.4%,公益性岗位功不可没。下一步,该局将继续开发公益性岗位,挑起低收入农户增收重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