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:社会广角
上一版3   4下一版  
 
标题导航
2025年03月11日 星期二 出版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解民忧
去年为93名困难群众垫付医疗费用逾640万元

  ■ 蒋琪琦 吴金琳

  近期,上余镇上余村后庄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,郑某驾驶的小型客车与村民朱某驾驶的人力三轮车发生猛烈碰撞,造成朱某伤势严重,生命垂危。面对高额医疗费,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紧急启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,垫付14万余元医疗费用,避免这个普通家庭陷入“因祸致贫”的困境。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助行动,是我市深化“共富警务”机制、织密民生保障网的又一实践范例。

  朱某全身多处骨折并伴有内脏损伤,尽管朱某家人东拼西凑支付了1.4万元前期费用,但面对后续的治疗缺口,这个农村家庭一筹莫展。“伤者符合‘抢救费用超交强险限额+经济困难’双重救助条件。”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科相关负责人介绍。对此,交警立即联动医保、卫健、民政等部门单位,开通“绿色通道”,通过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医疗费用14万余元,确保朱某得到及时救治。目前,朱某已顺利出院进入康复阶段。

  朱某的案例并非个例。2023年我市推行“共富警务”机制以来,市公安局聚焦交通事故、突发意外等易致贫返贫风险点,持续优化社会救助基金使用流程,建立“事故处理+保险理赔+医疗救助+民政帮扶”多部门协同机制。针对农村地区老年人事故率高、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,一方面,将救助流程简化,由卫健部门、定点医院签订“先救治后付费”协议,对符合条件的伤者直接启动基金垫付,申请材料由民警“代跑”提交,平均审批时限压缩至48小时。另一方面,帮扶链条长效化,推动基金垫付范围从抢救费向康复费、误工损失延伸,并联合慈善机构、乡镇(街道)提供后续帮扶。

  在处理交通事故案件中,民警不仅协调基金垫付,还帮助相关人员申请法律援助,通过道路交通事故“一地智办”机制完成赔偿调解。“基金不仅要救急,更要兜底防贫。解决救命钱以后,通过法律维权拿到补偿款,这才是完整的救助闭环。”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。2024年,该基金为93名困难群众垫付医疗费用逾640万元。
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经济·综合
   第03版:社会广角
   第04版:专版
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解民忧
双塔街道9个社区开展党建联建活动
上余镇青年干部交流矛盾调解经验
守护“她”权益
上门安装净水器 小心是骗局
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,股东出资能否加速到期?
怎么给宝宝睡个好头型
图片新闻
广告
今日江山社会广角03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解民忧 2025-03-11 2 2025年03月11日 星期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