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 徐泽标
本报讯 近日,在清湖街道清湖一村下街一家店铺中,业主徐芝高正在摆放各种工艺品,为开张营业作最后“冲刺”。
“能选到场地适合,面积够用的‘黄金’店铺,对做好生意可谓‘如虎添翼’,我相信开在这里能赚到钱。”业主徐芝高满怀喜悦地表示。多年前,徐芝高在江山城区西市街开了一家工艺品店,由于2022年西市街农贸市场及周边改造升级,他所经营的店面只好歇业。这两年,徐芝高多次外出寻找合适店铺都没有“合意”的,只得等待时机,这次,清湖街道推出了23家店铺供商家选择,徐芝高二话没说当场签订店铺租赁协议。看着现成的店铺,徐芝高稍微作了整理,便动手搬入商铺进行试营业。
像徐芝高的店铺一样,这次共有9家店铺被经营字画、木雕、石刻、铜钱等工艺美术品的商家抢租一空,部分店家已入驻经营。
“想要古镇持续走红,游客常来‘打卡’,最关键手段是要不断丰富新业态,用新业态换取新‘留量’,从而成为共同富裕新样板。”清湖街道人大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近几年来,清湖街道借助清湖未来乡村连片发展实验区建设机遇,突出人大代表、议事员的带头引领、桥梁纽带作用,围绕“同富”主题,以“百匠上街、百味中街、百货下街”特色街区为抓手,打造老百姓红红火火的致富场景。尤其是古镇4个村的人大代表、议事员,发挥“接地气”“能帮腔”的优势,开展店面收储、对外招商、鼓励运营等活动,招引过往游客,聚集商业人气。
像清湖三村快速建设、走向“长红”与古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是分不开的。“我村发挥人大代表、议事员桥梁纽带作用,不断助力文农旅产业驶入新赛道。”清湖三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谢小荣说。谢小荣利用自身人大代表“特殊身份”,助力做好产业惠民、旅游富民大文章,在市人大支持下,清湖三村先后建设心航山底大草坪、露营基地、烧烤基地、嬉水平台、太空民宿等项目,以此丰富旅游新业态,吸引游客新目光,增加客人新“流量”。
“我们结合‘百货下街’建设,创新推出‘古玩一条街’打造,以奇特‘宝贝’吸引游客‘眼球’。”清湖街道人大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为让商家有落脚之地,清湖街道统一收储了44家店铺,今年年初就已入驻了21家店铺,不仅有“中华老字号”清湖酱油,还有漆雕葫芦、箍桶木艺、和睦黑陶等手工艺,以及同盛糖坊、埠头煎饼、洋桥娘茶馆、戴和尚酒馆等传统清湖老字号入驻,打响“一埠五商帮”品牌。并邀请江山籍在外知名人士回归,打造汪东林著作展馆、一家子文化馆、周正平工作室等人文历史展示馆,复兴清湖文化品牌,丰富古镇新业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