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周光星
认识毛元法,纯粹是一次偶遇。那天,在我家邻近的文化活动室,有一位书友在临场挥毫,他每写一个毛笔字,就要花不少时间反复思考,思考时带着夸张的动作,一而再,再而三,比了又比,最后才下笔。我细看他写的内容,不回笔,不添加,确实称得上一气呵成。他说,毛笔字是不能修改的,越改越没味。对于毛笔字,我算知道一些,对他的理论很是认可。
一个内容写好后,边款,他依旧再次反复思考才下笔,同样是一气呵成。说实在的,这种形式的毛笔字书写,我是头一次见,除了感到新奇,欣赏的成分居多。于是,我们就这样认识了,并约好过一段时间,上门去拜访这位叫毛元法的书法达人。
毛元法是个做事极为认真的人,早早就向我们发出邀请,定好老佛节那天去他家,说是人多,会热闹一些。
盼星星,盼月亮,约定的日子很快就到了。出发前,毛元法给我们发来定位,地点是贺村镇通贤村泉塘后自然村。
毛元法的家,在农村是个特例,房子是单层建筑,矮矮的平房,显得那样特别,与周边的房子形成强烈的对比。
虽是陋室,但文化气息十分浓烈,大门两边贴着醒目的红纸黑字,上联是“夏气重渊底”,下联是“春光万象中”,看情形是房屋主人特地为欢迎今天的来宾撰写的,每个字都写得不仅很有章法,而且苍劲有力,给人一种厚重之感。除了这个对联之外,紧靠大门的边上还有一副木质对联,上联是“独坐观天地”,下联是“对饮论古今”,书写人是江山文化名人刘毅。从这幅对联,就可以判断出房屋的主人平时喜欢喝点小酒。我问毛元法老师,这副木质对联的制作有多久了,他说有十多年了。据我了解,个人定制木质对联,他应该是江山第一家。
毛元法是个有趣之人,他给自家的房子命名为“恬甜居”,门牌也是木质,书写人是他自己。虽然看上去简陋,却颇有韵味。
跨进大门,四周的墙上全是书法作品,有的地方是叠了又叠。我一一地观看欣赏,大多是我认识的江山文化人或是书友。在这个风雅之地,我竟然发现了一幅名家之作,书写人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,其内容是“观海听涛”,字写得大气磅礴、神采飞扬,一笔一画之间,显得功力十足。
此时此地,我自然想起了刘禹锡的《陋室铭》: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。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”又联想起清代郑板桥的“青藤走屋”,两者是何其相似。
再深入了解,又让我大吃一惊。原来,毛元法的书法作品居然上过中央电视台,在2021年7月29日的二十一世纪大采风年度盛典“书画笔会”栏目中当过嘉宾露过脸。他擅长行书、草书和榜书大字,笔法新颖独特,《红军四渡赤水》等作品受到原文化部有关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。
毛元法老师的书法艺术成就,与他眼前的生活形成了强烈对比,再次让我震撼。不慕大城市的繁华,宁愿在乡村一寓过着独自逍遥的村野生活。这多么的难能可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