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:江郎山
上一版3   4下一版  
 
标题导航
2025年02月26日 星期三 出版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耕读初印象

  ◎ 柴利娟

  那个冬日,温暖而美好。

  我跟着研学的学生一起去了耕读农场。

  放眼望去,入眼的景致与江山别处并无大不同,被北风吹红的树叶与常绿树叶相间,毫无冬天该有的肃杀之感。

  我分到的房间,有一个小阳台,外面视野开阔,一眼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——多彩的树木、碧绿的湖水、碧蓝的天空……我忍不住感叹:真不错。

  本以为耕读村只是一个小小的农庄,不料还有个湖。午后两点,踏上湖心的木板浮桥,慢慢欣赏湖光山色。那天几乎没有游客,湖水平静极了,望着眼前的一江冬水,我正感慨宋朝诗人陈与义的“卧看满天云不动,不知云与我俱东”诗词与此景相贴切时,忽然发现湖面涟漪微动,原来有不速之客——只见三只雪白的鸭子从水面滑过,看着它们快速地前行,在水面上留下一条长长的“线”,我想也许这就是武侠小说里的凌波微步吧。

  往前走几步,几只灰鹅站在湖边晒太阳。见到我,它们纷纷跳进湖中,慌里慌张地朝远处游去。见状,我哑然失笑。没想到从小被大鹅追着跑的我,有一天,竟也能让鹅如此惧怕。

  在湖边,我看到了一处开得特别茂盛的野菊花和正在采蜜的蜜蜂。野菊花花朵极小,只有一毛钱的硬币大小,深吸一口气,芳香浓郁。这股熟悉的花香和记忆中的味道重叠,勾起了我童年的记忆:小时候,到了秋冬季节,我常常采摘野菊花,或插在瓶子里,或拿来泡茶,或充当填充枕头的材料,别的不说,用野菊花做枕芯,倒是一夜安眠,大抵是野菊花也有安神的效用。

  绕了一圈,我发现原来有很多花是在冬天盛开的,比如我眼前的枇杷花。那一树带着绒毛的白色枇杷花,引得几只蜜蜂簇拥着围在一起,不断地发出嗡嗡声,好像在说:“真甜呀。”以前,我只知道山茶花冬天可以采蜜,今天我才知道自己孤陋寡闻了。

  走着走着,我惊喜地叫了一声:“好大的芭蕉!”只见湖边一处,伫立着十几棵高大的芭蕉树。也许是因为受诗句“却因一夜芭蕉雨,疑是岩前瀑布声”的影响,我对芭蕉有一种天然的好感。看着它宽大的叶子,粗壮的枝干,我不禁起了亲近之心,抱住一株碗口粗的芭蕉树,轻轻地摇晃了一下:“咦,挺牢固,还以为一推就会倒。”后来问同事:“芭蕉就是旱藕吗?”同事告诉我:“两者并不同,旱藕的叶子跟枝干都比芭蕉小得多。我们这边做米馃的时候,常用芭蕉叶子做垫,旱藕的根则常常用来磨粉。”我点点头,又学到了一点知识。

  绕着幽静的湖又走了一圈,只觉神清气爽,心灵好像被山泉水洗过一般。

  宾馆后面是一座不高的山。小径微湿,地面松软。三三两两的落叶,随意地铺在小径上。两旁,有碧绿的竹子、火红的枫树、金黄的银杏、光秃秃的不知名的树、低矮的黄茅草……站在上面往下看,小径幽长,色彩斑驳,如一幅极美的油画。

  道路尽头,出现了一块石碑,上书:“清华林”。沿着另一条路下山,遇见了一棵银杏树。树上的叶子大半已落,留在树上的,全都是黄灿灿的叶子,有的将落未落,微风一吹,晃悠悠地落下,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。银杏树的树下堆积了厚厚的银杏叶,上面一层金黄,下面一点颜色淡一些。这些落叶,总能触动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,让我想起王勃的诗句“况属高风晚,山山黄叶飞”,可能是我比较多愁善感,这些落叶让我心底扬起一丝怜惜之情,我不忍心踩上去,便从边上轻轻走过。

  宾馆前面有块草地。草地最上面是一个巨大的稻草人。这里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。我们四五十个人站在稻草人面前拍照。它伸开两手,将大家拥抱在怀里。学生们玩疯了,或将自己当成了一根圆木棍,骨碌碌往下滚;或将自己当成了一片大树叶,贴在了草坪上。稻草人、草坪、阳光、学生,多么和谐啊。我不禁感叹:年轻真好。

  耕读农场,山是多彩的,水是多情的。

  这就是我对耕读的初印象。
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经济·综合
   第03版:江郎山
   第04版:专版
奇特的“火车街”
诗路花语
乡村访贤达
咏梅
母亲的首饰
耕读初印象
今日江山江郎山03耕读初印象 2025-02-26 2 2025年02月26日 星期三